吴宣,字守德,季扎次子征生公的后裔。唐末昭宗时任兵部尚书,五代十国时为后蜀驸马。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(874年),卒于后汉乾佑元年(850年)享寿七十七岁。吴宣后代非常兴旺,有三子、十八孙、七十七曾孙、三百多玄孙,播迁在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重庆、湖南、贵州、台湾等省(市)181个县(市)1100多个乡、镇、村肇基,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三百多万人口,由于族大人多,出现了错接祖源之现象。目前就有重道系。
为了澄清宣公祖源,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,极端负责的态度,不偏不倚的立场来考证宣公上祖的源流。
我先从2009年12月出版的《中华吴氏大统宗谱》世系卷·线谱262页“重道公世系”查阅。因吊线世系,没有文字说明,很难发现问题。便再从台湾《吴氏大族谱》认真查阅,终于发现53页“广平侯吴汉公世系”载:“汉公,字子颜,章公之次子……”。本应连接在51页“延陵长房(征生公)世系章公名下,但却错接在延陵次房重道公房世系葳公名下”。本是征生公后裔变成了重道公后裔。哲人说过:“知错则改,有错必纠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”
我相信:广大宣公后裔宗贤们一定会为宣公祖源澄清了而高兴。宣公在天之灵定会含笑于九天。
考证人:加信
2013年元月9日
考 证 世 系 表
台湾《吴氏大谱谱》53页(延陵长房征生世系) |
| 《中华吴氏大统宗谱》262页《重道世系》 | ||||||
代数 | 公名 | 字 | 备 注 |
| 代数 | 公名 | 字 | 备 注 |
40 | 汉公 | 章公次子 | 生二子:长成、次国 |
| 38 | 汉 | 葳公次子 |
|
41 | 成 | 又名襩 | 生二子:旦、旰(又名蒸) |
| 39 | 襩 |
|
|
42 | 旰公 | 蒸 | 生子:胜 |
| 40 | 蒸 |
|
|
43 | 胜公 | 又名璞 | 生二子:恢、铄 |
| 41 | 璞 |
|
|
44 | 恢公 | 原名镬 | 生子:祐 |
| 42 | 镬 |
|
|
45 | 祐公 | 季英 | 生二子:凤、愷 |
| 43 | 祐 |
|
|
46 | 凤公 | 原名瑚 | 生子:驾 |
| 44 | 瑚 |
|
|
47 | 驾公 | 原名梁 | 生二子:库、幽 |
| 45 | 梁 |
|
|
48 | 库公 |
| 生二子:圻、猛 |
| 46 | 库 |
|
|
49 | 圻公 |
| 生子:璧 |
| 47 | 圻 |
|
|
50 | 璧公 |
| 生子:钜、锐 |
| 48 | 璧 |
|
|
51 | 钜公 |
| 生二子:忠、壮 |
| 49 | 钜 |
|
|
52 | 忠公 | 又名涿 | 生一子:隐之 |
| 50 | 涿 |
|
|
53 | 隐之 | 原名集 | 生二子:煜、犖 |
| 51 | 隐之 |
|
|
54 | 煜 | 隐之长子 | 生子:土噩 |
| 52 | 煜 |
|
|
55 | 土噩 | 煜公之子 | 生二子:齐、○ |
| 53 | 土噩 |
|
|
56 | 齐 | 又名班 | 生子:竺 |
| 54 | 齐 |
|
|
57 | 竺 |
| 生子:祯 |
| 55 | 竺 |
|
|
58 | 祯 | 原名尚 | 生二子:堂(又名标)罕 |
| 56 | 贞 |
|
|
59 | 标 | 原名堂 | 生子:明彻 |
| 57 | 堂 |
|
|
60 | 明彻 | 原名訚 | 生子:达 |
| 58 | 明彻 |
|
|
61 | 逵 |
| 生子:靖 |
| 59 | 逵 |
|
|
62 | 靖 |
| 生子:莅 |
| 60 | 靖 |
|
|
63 | 莅 |
| 生二子:秀、稠 |
| 61 | 蒞 |
|
|
64 | 稠 |
| 生子:競 |
| 62 | 稠 |
|
|
65 | 競 |
| 生子:秦、泰 |
| 63 | 競 |
|
|
附 广东-泰师-梅县 的意见:
不敢苟同,因为:
40 | 汉公 | 章公次子 | 生二子:长成、次国 |
| 38 | 汉 | 葳公次子 |
|